- 在近兩年,受到金融政策、項目開工和市場飽和度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進入新常態,行業企業開始修煉內功,將產品質量和研...
在近兩年,受到金融政策、項目開工和市場飽和度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進入新常態,行業企業開始修煉“內功”,將產品質量和研發而非市場營銷放在第一位,更多的企業加強對制造業智能化產品的研究,以通過技術革新向市場發起挑戰。 面對全球市場需求放緩,傳統上以制造能力見長的各行業龍頭企業正在積極引入智能概念,開辟新的市場。“智能制造”正成為一批中國制造業企業發展的新方向。
智能制造是一種由智能機器和人類專家共同組成的人機一體化智能系統,它在制造過程中能進行智能活動,諸如分析、推理、判斷、構思和決策等。通過人與智
能機器的合作共事,去擴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類專家在制造過程中的腦力勞動。它把制造自動化的概念更新,擴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在工程機械
領域,智能制造的概念就是將生產、加工等流程通過互聯網技術進行信息化改造,以達到提高效率、提升產品精度等級和優化生產工藝等目的。
信息技術和制造業的深度融合將成為未來產業競爭的制高點。要搶占這一制高點,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也是實現我國制造業由大變強的根本路徑。實施智能制
造工程,要緊密圍繞重點制造領域的關鍵環節,開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裝備融合的集成創新和工程應用。要支持產學研用聯合攻關,開發智能產品和智能裝置并
實現產業化。要在基礎條件好、需求迫切的重點地區、行業和企業中,分類實施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及應用推廣。要加快建立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統,
搭建智能制造網絡系統平臺。
到2020年,制造業重點領域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試點示范項目運營成本降低30%,產品生產周期降低30%,不良品率降低30%;到2025年,制造業重點領域全面實現智能化,試點示范項目運營成本降低50%,產品生產周期降低50%,不良品率降低50%。
在裝備制造業率先打造了以客戶和市場為中心的信息化平臺,根據“互聯、智慧、可控、安全”的“兩化”融合方針,著力鍛造以互聯為基礎的全球營銷及服務
能力,以智慧為基礎的全球產品生命周期管理能力,以戰略為導向的全球風險內控能力,以及產品生命周期的全程安全運行能力。為全球化蓄力起跑奠定基礎,成為
踐行國家“互聯網+”戰略的先鋒。
當前,信息化最先進的美國、制造業最強的德國、制造業最大的中國在各自的國家戰略中都提出了工業4.0、工業互聯網、互聯網等戰略,并成為熱門話題。
德國工業4.0是立足機械制造、自動化工業、工業軟件等領域的優勢,基于CPS信息物理系統,在智能工廠與智能生產兩個方向展開研究;而美國工業互聯網是
基于美國全球領先的互聯網等IT技術,通過CPS信息物理系統,最終目的是實現“再工業化”;中國“互聯網戰略”明確指出了“以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為
主線”,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裝備等十大領域,實現中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
在工程機械行業,智能化制造技術的運用不僅能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性,提高勞動生產效率,改善工人的工作條件和勞動強度,還能加快企業的升級轉型,擺脫
產品的同質化競爭,提升產品品牌價值。我國工程機械由大變強的轉變,正是由傳統的機械化向數字化,自動化的轉變。在產品智能化和生產智能化的道路上,工程
機械面對國內市場國際化競爭的殘酷局面和新技術、新工藝的挑戰中求得生存與發展必須解決上市速度,最好的質量,最低的成本,最優的服務,來達到智能化的目
的,因此,工程機械智能化的道路上,要有一段不斷探索和創新的過程,工程機械智能化的大趨勢漸漸明顯形成。
在近兩年,受到金融政策、項目開工和市場飽和度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進入新常態,行業企業變得冷靜了許多,開始修煉“內功”,將產品質
量和研發而非市場營銷放在第一位,更多的企業加強對制造業智能化產品的研究,以通過技術革新向市場發起挑戰,而把握時代發展脈搏,因勢利導,以時而動才能
在企業進行技術革新時做到事半功倍。 |